底部版权

发布时间:2019-04-19 00:00:00

企业文化 / CULTURE

资讯分类

“月”读好书之2019年10月

  • 分类:读书分享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4-03 10:51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国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小平  10月读书《Google工作法》,该书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本介绍Google内部高效工作法的经管图书。作者彼得•费利克斯•格日瓦奇(PiotrFeliksGrzywacz)出生于波兰,曾旅居德国、荷兰、美国等地,2000年迁居日本。工作高效的人为什么不爱用邮件?为什么明明很努力工作,却怎么也做不完,而且还不顺利?本书传授57个核心技巧,一次性把Google的高效秘籍托盘而出。  AI时代已经来临,与其担心工作是否被取代,不如改变低效的工作方式,提升个人高效工作的能力。真正的高效,并不是快速完成某项工作而已,而是把更多时间留给更有价值的工作。把握这个核心要义,就能很好地理解Google为什么能成为令全世界侧目的高科技企业。  因为职责所在,当领导的人注定不轻松。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一地鸡毛中解脱出来,需要的不是回避和蛮干,而是方法和技巧。领导要忙而不乱,忙而有效,否则就会自乱阵脚,祸及部属。再多的事,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办好排在最前面的一件事,第二件事才会成为最重要的。没有结论的分析毫无意义,没有结果的会议毫无意义,领导要敢于当场做出决定,防止犹豫不定拖而不决。给“尽快”规定一个期限,不要让“尽快”成为禁快的同义词。 @国际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文良兵  因领导人员法治理论考试,我最近学习了《新时代领导干部法治概论》。该书由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主编。该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和灵魂。分为总论与分论,共12章,法治理论深入浅出,阐释简明扼要,语言语通俗易懂。每章既有内容导读,也有拓展阅读和思考题,还有较多的案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自以为通过自学考试过了法律本科,有一定的基础。但通过阅读该书,发现自己差距不小,对近年来国家法治建设新成果的把握不够。还亟需加强法治学习,提高法治思维,以及运用法治方式化解风险、深化改革、推动企业发展。 @国际集团党委副书记、监事长苏强  本月学习了原外交部长李肇星所著的《从未名到未名——李肇星感言录》。该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撰写的随笔与杂感、书评等文章七十余篇,分为“说心里话”、“读喜欢的书”、“论身边的事”、“走自己的路”四大部分。其中包括记述在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身边工作的经历,有对母亲、师长、领导回忆的文章,有多年外交工作的感悟,也有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杂感。  这里摘录两段让我颇有感触的话与大家分享。他在关于对待父母时说:“用外交套话说,母亲对孩子的关注很多,孩子对父母的关注则少得不成比例。有关秩序一直不公平。意识到这一点时,往往为时太晚——我们的父母都已过世。我想对年轻同志说,事态纷繁,做事则可简明扼要——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孝敬祖国,可以。”他在谈到快乐时说:“快乐是一种幸福感、自豪感。由医生变为作家的契可夫说快乐产生免疫力,有利于健康。快乐和学习分不开,否则最多是傻乐。北大一位教授很久以前说,只有打麻将会使他忘记读书。只有读书能使他忘记打麻将。看来,理想境界可能是寓乐于学习,寓乐与劳动”。  作者的文笔真挚而质朴、平易而风趣,看上去都是平常事,说的都是百姓话,但仔细想想却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字里行间充满亲情、友情、祖国情和对国事家事天下事的牵挂。读后受益匪浅。 @国际集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向亚平  10月读书《追风筝的人》,本书由卡勒德•胡赛尼著。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的一件悲惨不堪的事,令阿米尔感到自责和痛苦,他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抉择?故事如此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我从另外一个角度体会到,一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联,“没有国,哪有家”国际集团一位曾经从事过援外工作的老同志告诉我,他参加了援建利比亚发电站建设,当时,当地老百姓的教育和医疗费用都由政府承担,生活水平很高,真可谓衣食无忧。卡扎菲被美国政府阴谋推翻后,老百姓过着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生活。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爱党爱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国际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赵立新  10月读书《习近平谈“一带一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首倡“一带一路”,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为世界提供了一项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全书共收入了习近平在二O一三年九月至二O一八年七月期间,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文稿,共四十二篇。习近平总书记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原则,丰富内涵,目标路径等进行深刻阐述,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时实、行稳致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勾画了宏伟蓝图,提供了重要遵循。学习之后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的论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国际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马毅  10月读书《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作者胡月华。曾国藩和胡雪岩的影响如此之深远,在于他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于他们都拥有一套为人处世以及经商的绝学,这使得他们能从常人之中脱颖而出,并开一代风气之先,成就其丰功伟业。这些绝学是他们历经官场、商场磨难之后精心提炼出来的,是他们对人生成败得失的一种深刻总结。同时,这些绝学也表达了他们对中国五千年传统智慧的独特应用,体现了他们对变化莫测的人生现实的深刻感悟,不但指出了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应该遵循的原则,也指明了一个人达到内圣外王的道路。这些绝学,对于今天那些建功立业的人来说,是值得参考和借鉴的。   @国际集团副总经理肖琦  本月读书《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以丝绸之路为轴线,串联起极少被人关注的欧亚大陆腹地的兴衰变迁,改变传统的非东即西的历史观,将处于主流学界研究边缘的中亚、中东、西亚、北非族群及国家纳入大众视野,重塑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应有的地位。  作者把焦点放在了国家、宗教、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冲突上,用26章的篇幅将丝绸之路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特征概况出来,冠之以信仰之路、黄金之路、帝国之路、危机之路……,在梳理了2000多年来“丝绸之路”上的发展与停滞、信仰与亵渎、光荣与耻辱、战争与和平后,本书在结语部分谈到了当代“丝绸之路”的新势头,从东向西,丝绸之路正再次崛起,世界的重心将再一次回到它千年前的位置。  作者通过货物和商品、宗教和信仰、语言和艺术、暴力和疾病,试图解释各个国家从古至今的起落兴衰,从而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当今时代的意义,同时为我们展示一种人类未来发展的可能,即像当年丝绸之路时代那样的“多极文化”模式,用文明的“多极化”代替“单极化”,用“糅合”代替不切实际的“净化”。    @国际集团财务总监李娜  10月读书《如何改变世界》,作者:戴维•伯恩斯坦。书中主要描述了用商业手段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翻译这本书的张宝林是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之后,当时刚刚起步壹基金团队正在全力以赴地投入灾后重建中,当然,那个时候,全国没有几个人知道“社会企业”是什么,商业企业家以经济而言意味着什么,社会企业家对社会变革就意味着什么。戴维•伯恩斯坦写道:他们是那些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的个体,他们质疑现状、开拓新机遇、拒绝放弃,最后要重建一个更好的世界。  《如何改变世界》讲述的就是这些卓越个体——有些来自美国,其他刚来自从巴西到匈牙利的许多国家——引人入胜的故事,为民营部门提供了一本“卓越指南”。在美国,一个叫J.B.施莱姆的男人帮助了数以千计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中学生进入大学。在南非,一个叫维洛尼卡•霍萨的女人发展出一种以家庭为基础的艾滋病病入护理模式,改变了政府的卫生医疗政策。等一个一个的真实案例小故事。  环顾世界,社会中成长最快的部分是民营部门,同时数以百万计的普通人、社会企业家们,正在越来越多地涉足到政府和企业已经失败的地方去解决问题。正如其标题所显示的,《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要告诉我们的是,凭着决心和创造精神,个人也能够创造出非凡成就。对那些追求在世上留下一个正面印记的人而言,这即是一本激励读物也是一本无价的行动指南。它将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

“月”读好书之2019年10月

【概要描述】@国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小平  10月读书《Google工作法》,该书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本介绍Google内部高效工作法的经管图书。作者彼得•费利克斯•格日瓦奇(PiotrFeliksGrzywacz)出生于波兰,曾旅居德国、荷兰、美国等地,2000年迁居日本。工作高效的人为什么不爱用邮件?为什么明明很努力工作,却怎么也做不完,而且还不顺利?本书传授57个核心技巧,一次性把Google的高效秘籍托盘而出。  AI时代已经来临,与其担心工作是否被取代,不如改变低效的工作方式,提升个人高效工作的能力。真正的高效,并不是快速完成某项工作而已,而是把更多时间留给更有价值的工作。把握这个核心要义,就能很好地理解Google为什么能成为令全世界侧目的高科技企业。  因为职责所在,当领导的人注定不轻松。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一地鸡毛中解脱出来,需要的不是回避和蛮干,而是方法和技巧。领导要忙而不乱,忙而有效,否则就会自乱阵脚,祸及部属。再多的事,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办好排在最前面的一件事,第二件事才会成为最重要的。没有结论的分析毫无意义,没有结果的会议毫无意义,领导要敢于当场做出决定,防止犹豫不定拖而不决。给“尽快”规定一个期限,不要让“尽快”成为禁快的同义词。 @国际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文良兵  因领导人员法治理论考试,我最近学习了《新时代领导干部法治概论》。该书由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主编。该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和灵魂。分为总论与分论,共12章,法治理论深入浅出,阐释简明扼要,语言语通俗易懂。每章既有内容导读,也有拓展阅读和思考题,还有较多的案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自以为通过自学考试过了法律本科,有一定的基础。但通过阅读该书,发现自己差距不小,对近年来国家法治建设新成果的把握不够。还亟需加强法治学习,提高法治思维,以及运用法治方式化解风险、深化改革、推动企业发展。 @国际集团党委副书记、监事长苏强  本月学习了原外交部长李肇星所著的《从未名到未名——李肇星感言录》。该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撰写的随笔与杂感、书评等文章七十余篇,分为“说心里话”、“读喜欢的书”、“论身边的事”、“走自己的路”四大部分。其中包括记述在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身边工作的经历,有对母亲、师长、领导回忆的文章,有多年外交工作的感悟,也有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杂感。  这里摘录两段让我颇有感触的话与大家分享。他在关于对待父母时说:“用外交套话说,母亲对孩子的关注很多,孩子对父母的关注则少得不成比例。有关秩序一直不公平。意识到这一点时,往往为时太晚——我们的父母都已过世。我想对年轻同志说,事态纷繁,做事则可简明扼要——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孝敬祖国,可以。”他在谈到快乐时说:“快乐是一种幸福感、自豪感。由医生变为作家的契可夫说快乐产生免疫力,有利于健康。快乐和学习分不开,否则最多是傻乐。北大一位教授很久以前说,只有打麻将会使他忘记读书。只有读书能使他忘记打麻将。看来,理想境界可能是寓乐于学习,寓乐与劳动”。  作者的文笔真挚而质朴、平易而风趣,看上去都是平常事,说的都是百姓话,但仔细想想却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字里行间充满亲情、友情、祖国情和对国事家事天下事的牵挂。读后受益匪浅。 @国际集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向亚平  10月读书《追风筝的人》,本书由卡勒德•胡赛尼著。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的一件悲惨不堪的事,令阿米尔感到自责和痛苦,他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抉择?故事如此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我从另外一个角度体会到,一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联,“没有国,哪有家”国际集团一位曾经从事过援外工作的老同志告诉我,他参加了援建利比亚发电站建设,当时,当地老百姓的教育和医疗费用都由政府承担,生活水平很高,真可谓衣食无忧。卡扎菲被美国政府阴谋推翻后,老百姓过着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生活。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爱党爱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国际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赵立新  10月读书《习近平谈“一带一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首倡“一带一路”,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为世界提供了一项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全书共收入了习近平在二O一三年九月至二O一八年七月期间,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文稿,共四十二篇。习近平总书记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原则,丰富内涵,目标路径等进行深刻阐述,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时实、行稳致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勾画了宏伟蓝图,提供了重要遵循。学习之后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的论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国际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马毅  10月读书《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作者胡月华。曾国藩和胡雪岩的影响如此之深远,在于他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于他们都拥有一套为人处世以及经商的绝学,这使得他们能从常人之中脱颖而出,并开一代风气之先,成就其丰功伟业。这些绝学是他们历经官场、商场磨难之后精心提炼出来的,是他们对人生成败得失的一种深刻总结。同时,这些绝学也表达了他们对中国五千年传统智慧的独特应用,体现了他们对变化莫测的人生现实的深刻感悟,不但指出了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应该遵循的原则,也指明了一个人达到内圣外王的道路。这些绝学,对于今天那些建功立业的人来说,是值得参考和借鉴的。   @国际集团副总经理肖琦  本月读书《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以丝绸之路为轴线,串联起极少被人关注的欧亚大陆腹地的兴衰变迁,改变传统的非东即西的历史观,将处于主流学界研究边缘的中亚、中东、西亚、北非族群及国家纳入大众视野,重塑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应有的地位。  作者把焦点放在了国家、宗教、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冲突上,用26章的篇幅将丝绸之路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特征概况出来,冠之以信仰之路、黄金之路、帝国之路、危机之路……,在梳理了2000多年来“丝绸之路”上的发展与停滞、信仰与亵渎、光荣与耻辱、战争与和平后,本书在结语部分谈到了当代“丝绸之路”的新势头,从东向西,丝绸之路正再次崛起,世界的重心将再一次回到它千年前的位置。  作者通过货物和商品、宗教和信仰、语言和艺术、暴力和疾病,试图解释各个国家从古至今的起落兴衰,从而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当今时代的意义,同时为我们展示一种人类未来发展的可能,即像当年丝绸之路时代那样的“多极文化”模式,用文明的“多极化”代替“单极化”,用“糅合”代替不切实际的“净化”。    @国际集团财务总监李娜  10月读书《如何改变世界》,作者:戴维•伯恩斯坦。书中主要描述了用商业手段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翻译这本书的张宝林是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之后,当时刚刚起步壹基金团队正在全力以赴地投入灾后重建中,当然,那个时候,全国没有几个人知道“社会企业”是什么,商业企业家以经济而言意味着什么,社会企业家对社会变革就意味着什么。戴维•伯恩斯坦写道:他们是那些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的个体,他们质疑现状、开拓新机遇、拒绝放弃,最后要重建一个更好的世界。  《如何改变世界》讲述的就是这些卓越个体——有些来自美国,其他刚来自从巴西到匈牙利的许多国家——引人入胜的故事,为民营部门提供了一本“卓越指南”。在美国,一个叫J.B.施莱姆的男人帮助了数以千计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中学生进入大学。在南非,一个叫维洛尼卡•霍萨的女人发展出一种以家庭为基础的艾滋病病入护理模式,改变了政府的卫生医疗政策。等一个一个的真实案例小故事。  环顾世界,社会中成长最快的部分是民营部门,同时数以百万计的普通人、社会企业家们,正在越来越多地涉足到政府和企业已经失败的地方去解决问题。正如其标题所显示的,《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要告诉我们的是,凭着决心和创造精神,个人也能够创造出非凡成就。对那些追求在世上留下一个正面印记的人而言,这即是一本激励读物也是一本无价的行动指南。它将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

  • 分类:读书分享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4-03 10:51
  • 访问量:
详情

@国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赵小平
  10月读书《Google工作法》,该书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本介绍Google内部高效工作法的经管图书。作者彼得•费利克斯•格日瓦奇(Piotr Feliks Grzywacz)出生于波兰,曾旅居德国、荷兰、美国等地,2000年迁居日本。工作高效的人为什么不爱用邮件?为什么明明很努力工作,却怎么也做不完,而且还不顺利?本书传授57个核心技巧,一次性把Google的高效秘籍托盘而出。

  AI时代已经来临,与其担心工作是否被取代,不如改变低效的工作方式,提升个人高效工作的能力。真正的高效,并不是快速完成某项工作而已,而是把更多时间留给更有价值的工作。把握这个核心要义,就能很好地理解Google为什么能成为令全世界侧目的高科技企业。
  因为职责所在,当领导的人注定不轻松。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一地鸡毛中解脱出来,需要的不是回避和蛮干,而是方法和技巧。领导要忙而不乱,忙而有效,否则就会自乱阵脚,祸及部属。再多的事,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办好排在最前面的一件事,第二件事才会成为最重要的。没有结论的分析毫无意义,没有结果的会议毫无意义,领导要敢于当场做出决定,防止犹豫不定拖而不决。给“尽快”规定一个期限,不要让“尽快”成为禁快的同义词。
 

@国际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文良兵
  因领导人员法治理论考试,我最近学习了《新时代领导干部法治概论》。该书由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主编。该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和灵魂。分为总论与分论,共12章,法治理论深入浅出,阐释简明扼要,语言语通俗易懂。每章既有内容导读,也有拓展阅读和思考题,还有较多的案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

自以为通过自学考试过了法律本科,有一定的基础。但通过阅读该书,发现自己差距不小,对近年来国家法治建设新成果的把握不够。还亟需加强法治学习,提高法治思维,以及运用法治方式化解风险、深化改革、推动企业发展。
 


@国际集团党委副书记、监事长 苏 强
  本月学习了原外交部长李肇星所著的《从未名到未名——李肇星感言录》。该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撰写的随笔与杂感、书评等文章七十余篇,分为“说心里话”、“读喜欢的书”、“论身边的事”、“走自己的路”四大部分。其中包括记述在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身边工作的经历,有对母亲、师长、领导回忆的文章,有多年外交工作的感悟,也有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杂感。
    这里摘录两段让我颇有感触的话与大家分享。他在关于对待父母时说:“用外交套话说,母亲对孩子的关注很多,孩子对父母的关注则少得不成比例。有关秩序一直不公平。意识到这一点时,往往为时太晚——我们的父母都已过世。我想对年轻同志说,事态纷繁,做事则可简明扼要——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孝敬祖国,可以。”他在谈到快乐时说:“快乐是一种幸福感、自豪感。由医生变为作家的契可夫说快乐产生免疫力,有利于健康。快乐和学习分不开,否则最多是傻乐。北大一位教授很久以前说,只有打麻将会使他忘记读书。只有读书能使他忘记打麻将。看来,理想境界可能是寓乐于学习,寓乐与劳动” 。
    作者的文笔真挚而质朴、平易而风趣,看上去都是平常事,说的都是百姓话,但仔细想想却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字里行间充满亲情、友情、祖国情和对国事家事天下事的牵挂。读后受益匪浅。
 

@国际集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向亚平
   10月读书《追风筝的人》,本书由卡勒德•胡赛尼著。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的一件悲惨不堪的事,令阿米尔感到自责和痛苦,他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抉择?故事如此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我从另外一个角度体会到,一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联,“没有国,哪有家”国际集团一位曾经从事过援外工作的老同志告诉我,他参加了援建利比亚发电站建设,当时,当地老百姓的教育和医疗费用都由政府承担,生活水平很高,真可谓衣食无忧。卡扎菲被美国政府阴谋推翻后,老百姓过着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生活。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爱党爱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国际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赵立新
  10月读书《习近平谈“一带一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首倡“一带一路”,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为世界提供了一项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全书共收入了习近平在二O一三年九月至二O一八年七月期间,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文稿,共四十二篇。习近平总书记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原则,丰富内涵,目标路径等进行深刻阐述,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时实、行稳致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勾画了宏伟蓝图,提供了重要遵循。学习之后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的论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国际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马 毅
  10月读书《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作者胡月华。曾国藩和胡雪岩的影响如此之深远,在于他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于他们都拥有一套为人处世以及经商的绝学,这使得他们能从常人之中脱颖而出,并开一代风气之先,成就其丰功伟业。这些绝学是他们历经官场、商场磨难之后精心提炼出来的,是他们对人生成败得失的一种深刻总结。同时,这些绝学也表达了他们对中国五千年传统智慧的独特应用,体现了他们对变化莫测的人生现实的深刻感悟,不但指出了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应该遵循的原则,也指明了一个人达到内圣外王的道路。这些绝学,对于今天那些建功立业的人来说,是值得参考和借鉴的。  

 


@国际集团副总经理 肖 琦
  本月读书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以丝绸之路为轴线,串联起极少被人关注的欧亚大陆腹地的兴衰变迁,改变传统的非东即西的历史观, 将处于主流学界研究边缘的中亚、中东、西亚、北非族群及国家纳入大众视野,重塑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应有的地位。
  作者把焦点放在了国家、宗教、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冲突上,用26章的篇幅将丝绸之路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特征概况出来,冠之以信仰之路、黄金之路、帝国之路、危机之路……,在梳理了2000多年来“丝绸之路”上的发展与停滞、信仰与亵渎、光荣与耻辱、战争与和平后,本书在结语部分谈到了当代“丝绸之路”的新势头,从东向西,丝绸之路正再次崛起,世界的重心将再一次回到它千年前的位置。
  作者通过货物和商品、宗教和信仰、语言和艺术、暴力和疾病,试图解释各个国家从古至今的起落兴衰,从而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当今时代的意义,同时为我们展示一种人类未来发展的可能,即像当年丝绸之路时代那样的“多极文化”模式,用文明的“多极化”代替“单极化”,用“糅合”代替不切实际的“净化”。 
 
  

@国际集团财务总监 李 娜
  10月读书《如何改变世界》,作者:戴维•伯恩斯坦。书中主要描述了用商业手段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翻译这本书的张宝林是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之后,当时刚刚起步壹基金团队正在全力以赴地投入灾后重建中,当然,那个时候,全国没有几个人知道“社会企业”是什么,商业企业家以经济而言意味着什么,社会企业家对社会变革就意味着什么。戴维•伯恩斯坦写道:他们是那些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的个体,他们质疑现状、开拓新机遇、拒绝放弃,最后要重建一个更好的世界。
  《如何改变世界》讲述的就是这些卓越个体——有些来自美国,其他刚来自从巴西到匈牙利的许多国家——引人入胜的故事,为民营部门提供了一本“卓越指南”。在美国,一个叫J.B.施莱姆的男人帮助了数以千计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中学生进入大学。在南非,一个叫维洛尼卡•霍萨的女人发展出一种以家庭为基础的艾滋病病入护理模式,改变了政府的卫生医疗政策。等一个一个的真实案例小故事。
  环顾世界,社会中成长最快的部分是民营部门,同时数以百万计的普通人、社会企业家们,正在越来越多地涉足到政府和企业已经失败的地方去解决问题。正如其标题所显示的,《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要告诉我们的是,凭着决心和创造精神,个人也能够创造出非凡成就。对那些追求在世上留下一个正面印记的人而言,这即是一本激励读物也是一本无价的行动指南。它将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