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币并非由单一国家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而是由民间开发者团队创造的全球性数字货币,其诞生过程本身就体现了跨国协作的去中心化特性。 它打破了传统货币与国家疆域的绑定关系,本质上属于互联网时代全人类共享的金融创新实验,任何国家的用户均可自由参与其网络交易。这种属性决定了探究其发行国需跳出主权货币框架,转而关注其技术渊源与人文背景。

该项目的核心推动者是两位素不相识的跨国人士:澳大利亚市场营销专家杰克逊·帕尔默(Jackson Palmer)与美国程序员比利·马库斯(Billy Markus)。 2013年12月,帕尔默受网络流行柴犬表情包的启发,结合比特币热潮提出概念雏形,马库斯则基于莱特币开源代码完成了技术开发。二人协作仅用数天便推出狗狗币网络,其初衷包含对加密货币文化的戏谑解构,却意外引发了全球性共鸣。这种跨界合作模式奠定了其非国家化的基因。

在发行机制上,狗狗币采用工作量证明(PoW)共识算法,通过全球矿工算力竞争生成新区块并获取奖励。 初始设定1000亿枚的庞大总量与后续逐年增发规则,使其区别于强调稀缺性的比特币,更倾向于营造广泛流通的社区生态。货币供给完全由算法和分布式节点网络掌控,不受任何国家金融政策约束或机构配额干预,进一步印证其超主权属性。

推动其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来自全球化社区。自发形成的狗迷群体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文化传播与价值赋能,将戏谑符号转化为具有认同感的支付媒介。 在慈善捐款、内容打赏等场景中,用户跨越国界实现秒级转账,凸显其平民化电子现金的实用定位。这种由下而上的集体共建模式,使狗狗币成为观察加密货币社群自治能力的典型样本。
尽管缺乏国家信用背书,但其市场表现及文化渗透力已引发广泛关注。作为市值长期稳居前列的加密资产,它印证了去中心化理念在数字时代的生命力,同时也因剧烈波动性承受质疑。 其存在本身即是对传统货币发行垄断的挑战,启发公众重新思考货币本质与金融权力分配的未来路径。